保险业一季度偿付能力总体稳定 13家不达标盛世777国际
发布时间:2024-07-03
   近期,险企陆续披露2024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随之公布的还有2023年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IRR)分类监管评估结果。从数据来看,保险业偿付能力情况总体稳定,部分险企偿付能力较上一季度有所提升,13家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为AAA类。  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已披露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162家保险公司中,共有13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主要是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较低所致。其中,内源性资本不足以及操

  

保险业一季度偿付能力总体稳定 13家不达标盛世777国际

  近期,险企陆续披露2024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随之公布的还有2023年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IRR)分类监管评估结果。从数据来看,保险业偿付能力情况总体稳定,部分险企偿付能力较上一季度有所提升,13家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为AAA类。

  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已披露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162家保险公司中,共有13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主要是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较低所致。其中,内源性资本不足以及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难以资本化的固有风险评分较低所导致的公司治理或内控风险隐患,是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的原因。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是投保人最应关注的指标之一,因为偿付能力代表保险公司对保单持有人履行赔付义务的能力,是监测保险公司持续运营的关键指标盛世777国际

  按照监管规定,偿付能力达标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其中,风险综合评级是偿付能力三支柱监管体系第二支柱的核心监管指标,该指标由可资本化风险和难以资本化风险两部分构成,权重各占50%。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77家人身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达标。从风险综合评级的角度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人身险公司整体水平有所上升,A类公司较去年同期增加4家,而C类及D类公司由去年同期的8家减少为5家。相较2023年四季度,50家人身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未发生变化,13家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上升。

  例如,对比去年第四季度,今年一季度,长生人寿偿付能力从不达标转为达标。今年一季度末,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27.7%和108.4%。同时,其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B类,较去年三季度提升一个等级。据偿付能力报告披露,本期长生人寿风险综合评级的提升,主要是因为公司加强了经营管理,使得难以资本化风险的相关指标得到大幅改善。

  财产险方面,一季度,只有安心财险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继续双双踩“红线”,且短期内难有改观。从风险综合评级来看,8家险企评级为AAA类,其中多为合资或外资公司;10家财险公司评级为AA类,阳光农险、国寿财险、太保财险位列其中;5家财险评级为A类。另有B类财险公司51家,8家公司为C类和D类。

  根据2024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数据,今年一季度,除了未披露风险综合评级的险企外,13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4家为人身险公司,其中3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分别为华汇人寿、平安养老、合众人寿;两家险企综合评级为D类,分别为北大方正人寿和三峡人寿。8家财产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分别为前海财险、都邦财险、珠峰财险、安华农险、富德财险、华安保险、渤海财险以及安心财险。

  从上述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主因来看,多家保险公司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类难以量化的风险得分不高。其中,操作风险得分不高的公司在内部治理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还有保险公司因为经营状况不佳导致偿付能力未达标。

  例如,华汇人寿已经连续8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该公司在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因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监管部门认为公司操作风险较大,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由B类降为C类。

  合众人寿表示,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为操作风险较大所致。此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合众人寿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91.58%、168.26%。根据该公司在基本情景下的预测,下一季度的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或降至88.44%、162.62%。

  据都邦财险披露,其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主要由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可资本化风险,偿付能力充足率连续低于150%,内源性资本占比处于较低水平。今年一季度末,其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皆为122.3%。二是公司治理效果不佳,导致操作风险评分较低。三是盈亏情况、保费增速、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发展偏差率、立案注销率等指标在行业排名中处于较低水平。

  对于如何提升偿付能力水平,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应建立资产与负债联动的管理决策机制,切实加强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在优化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以提升内生资本能力的同时,运用适当的外部资本工具补充资本。

  从实际情况来看,偿付能力不达标的险企也在通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强化业务经营管理、增资等多种方式着手进行整改。

  北大方正人寿表示,受指标时间维度等因素影响,可资本化风险得分仍处于低位水平,公司将继续加强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管理。对难以资本化的风险,公司分解指标的管理职责,要求加强管控和自评估,持续改进和提升指标状况;对于薄弱指标,积极组织整改,并按季度追踪改善情况。

  “风险综合评级下调后,公司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整改工作。”平安养老表示,2022年完成两次增资后,注册资本从48.6亿元提高至116亿元。目前,一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96%、206.36%,均处于健康状态。

  渤海财险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整改,研究对策降低风险,加强源头管理。该公司表示,将持续加强算账经营、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加强业务品质管控以及承保管控和资源匹配能力建设,优化业务结构,确保新单品质;加强理赔管理,并持续强化对成本支出的过程监督和管控,优化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时,持续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监测、评估,并结合资产端的配置安排,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工作机制,推动资产端、负债端的协调联动。